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胶合板生产国到1000万m3,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万nV的出口,出口总量仅次于胶合板王国印度尼西亚。
目前印尼国内的18家大中型胶合板生产企业已有1./3倒闭,1/3处境艰难。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冲击。从90年代后期。以意杨为代表的人工速生林的发展使得中国胶合板业在材料与资源方面有了优势。意杨胶合板以价格低廉的优势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彻底改变了进口印尼板长期占有国内胶合板市场统治地位的局面。据海关统计,进口板目前已从高峰时期的200万mVa下降到现在的20~30万m3/a的状况。
分析上述原因,主要是印尼等传统胶合板强国忽视了中国的市场变化,一大批大公司满足于现状。机器投资规模大,投资成本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不足。在印尼。直径小于25cm的材料就烧掉,而在中国,25cm的材料是利用率最多的材料之一。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培育出了山东临沂,浙江嘉善。江苏徐州。邳州,河北左阁庄等工厂密布的加工集散±也,每一处都有上千家胶合板工厂。而且这些工厂分工合作有专门做旋切的,有专门做芯板的。有专门做成品的,形成了产业链结构,大大加快了国内胶合板制造的发展速度。同时由于产业链的形成。加上现代的生产方式,制造成本相当低。
产品每立方米售价低20美金左右,客户才愿意接受。
同时在中东、欧洲。韩国。南亚等地区,中国产品因为价格的优势已使马来西亚、印尼在这一市场中很难与中国竞争。
我们的忧虑资源材料曰渐紧张,同时印尼的大的木业财团多次到国内考察学习国内的低投入。高利用率的投资方式,新的木材使用方法已开始在印尼逐渐推广实施。目前,杨木价格为4~6元人民币/m3.而相同材料的印尼白木才200元人民币/m3.所以有资源优势的印尼一旦明白过来并经思考后,必将以实际行动,反攻中国市场。这将迫使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的出口对策,研究在现阶段如何把大握我们的出口。
亚国内胶合板信息jS中国的原材料价格一般在40~ g元/m3,按50%的材料利用率计算,成有本在8~12元/m3.而成品售价一限般在1餐相同情况的中密度纤维板原材料价格200~300元/m3,材料利用率达到板是机器化大投入,而胶合板已从机器化大投入转变为国内的"农民化"作业了。
卖到3000~4000元/m3.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普通胶合板将被中密度纤维板替代,中密度纤维板的市场份额将更大,前景也将大于胶合板,这也是人造板的发展规律。因此,发展高层次的胶合板将是未来的胶合板增长方向。
胶合板产品出口简况目前我们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低层次的多层胶合板与建筑模板,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中东。韩国。南亚,以及欧、美、曰等地。欧、美。